南仁擬迴木蟲。翻攝畫面
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5年前開始對外委託單位調查研究昆蟲,去年由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研究員李奇峯、日本金龜學會理事長益本仁雄博士、秋田勝己等3位學者發表3種新種擬步行蟲,分別為南仁擬迴木蟲、仕傑擬迴木蟲、心慧隆背迴木蟲,學者興奮不已,足見墾丁地區其生物多樣性,新種的模式標本保存於國立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。
墾管處表示,新種南仁擬迴木蟲是在南仁山生態保護區所發現,體長約0.9公分,目前只在南仁山生態保護區中發現雄蟲,因以此地點命名;新種仕傑擬迴木蟲體型小,體長約為0.55至0.9公分,除在南仁山、社頂及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等處發現外,亦在屏東縣的雙流及達仁林場、臺東的紅葉溫泉及都蘭等地發現;心慧隆背迴木蟲為去年5月在南仁山生態保護區採集到的新種,體長約為1.13至1.25公分,原在臺灣共已知18種,繼2008年發表後,相隔6年再度發現新種。
而後2種新擬步行蟲,也為感謝長期協助田野調查工作的黃仕傑、曾心慧,此次新種特地以其名命名。(李卉婷/屏東報導)
墾管處表示,新種南仁擬迴木蟲是在南仁山生態保護區所發現,體長約0.9公分,目前只在南仁山生態保護區中發現雄蟲,因以此地點命名;新種仕傑擬迴木蟲體型小,體長約為0.55至0.9公分,除在南仁山、社頂及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等處發現外,亦在屏東縣的雙流及達仁林場、臺東的紅葉溫泉及都蘭等地發現;心慧隆背迴木蟲為去年5月在南仁山生態保護區採集到的新種,體長約為1.13至1.25公分,原在臺灣共已知18種,繼2008年發表後,相隔6年再度發現新種。
而後2種新擬步行蟲,也為感謝長期協助田野調查工作的黃仕傑、曾心慧,此次新種特地以其名命名。(李卉婷/屏東報導)
心慧隆背迴木蟲。翻攝畫面
仕傑擬迴木蟲。翻攝畫面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